先秦經典與文化的報告終於完成,
時間2小時半,字數2000餘字,
主題是關於孔子,不過孔子思想實在牽涉過多,
我先介紹他的影響力,
然後以下列這篇展開孔子對於群我關係、法律思想的討論:
葉公語孔子曰:「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證之。」孔子曰:「吾黨之直者異於是
,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」《論語‧子路第十三》
其實當初選論語當團體報告有點偷懶,
選了一個我很熟悉的。
論語我以前背過全部,據說20000餘言(這樣我大概可以治理兩個天下了=ˇ=),
所以寫報告幾乎是引經據典,再看言外之意、言後之意。
我有跟一些人(低調)說我上學期寫了一篇3萬6000字的社會學心得報告,
那時候我可以連續10小時不間斷撰寫,
一天或許真的可以寫到10000字。
記得王雲五晚年開始寫中國各種面向的歷史,
利用深夜寫稿,極高品質的著作卻能一天寫10000字。
我自己那篇其實是醞釀一學期的寫作,
據說不動筆但不斷醞釀是一種爆發式的寫作,
因為不動筆,未成定論而不斷翻修、思考、不敢忘使然。
那篇社會學報告,從學期初第一堂課老師講到涂爾幹對於自殺的研究開始,
然後又因為我修另一門課:普通心理學丙,
對於人類行為可預測、可解讀感到信心十足。
直到Elias《什麼是社會學》才以極其複雜的連帶,
必須訴諸以人類為研究對象的社會學定位取代。
過程中我幾乎整學期都在思考,
每個禮拜都面臨思想的破壞與重建。
歸結下來,理想的學習我傾向於屏除先見吸收完全未知的知識,
再把自己拉回來進行統合。
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痛苦,
因為似乎沒有什麼價值是真可憑藉的,
然而置之死地而後生。
在辦系學會專題演講,
接下來要上演的「科技發展的詮釋與反思──以電磁波為例」演講籌備中,
因為訪問了不同領域的學者而獲致不同的答案。
每個人我在當下都十分同意而且那眼神十分有說服力,
然而昨是今非,與前一位訪問者的立場不同讓我感到焦慮。
訪問完王榮德老師,騎回台大的路上我就在路上思考著,
甚至對於自己電機系所學感到迷惘、錯愕。
但最後回到我們電機系的吳瑞北老師身上,
我在筆記上寫下「善良的科學家」,
我想通了,也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完好的解釋。
- Mar 29 Mon 2010 02:01
我的思想雜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